浅析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

【摘 要】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地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彰显出中西合璧的特色。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继承与发展

作为毛泽东思想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库中的重要内容和创造性的发展,是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而形成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因此,毛泽东哲学思想就其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带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点或特性。

一、毛泽东哲学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的继承

中国哲学的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哲学的三大体系。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探索人生、研究古今的指南,集中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最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艰难曲折、前仆后继探索中国革命和解放道路进程中,取得胜利的结晶。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延伸与发展,是对中国哲学批判的继承。

中国哲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末期,在其发展的漫长道路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毛泽东哲学在这个特色中又富有新的鲜明内容。

一是与政治、伦理思想的紧密结合。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和人生,西方哲学侧重于科学和思维。中国哲学强调“修齐治平,安身立命”,并贯穿于“治世之道”之中。中国哲学一般不主张“为求知而求知”,求知和实行都是为了实现伦理道德的提高,并最终成为圣贤。毛泽东哲学则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在改进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其有鲜明的“治世感”、“济世感”,始终把改变中国命运看成是自己的最高使命。毛泽东哲学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刻想着群众,依靠群众,独立自主的求发展,进而获得人生自由。

二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国哲学比较重视人与天的和谐与统一,而不与西方哲学那样重视人与天的分别和对抗。中国哲学认为人生、自然、社会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毛泽东哲学则在此基础上突出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强调内因和外因的结合。把中国革命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国内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因势利导,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在胜利中预见挫折。

三是无神论传统。中国哲学“治国平天下”的正统思想,与西方哲学“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不同。中国哲学在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无神论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长期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毛泽东哲学教导人们不信鬼神,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无神论思想发展的升华。中国革命,在毛泽东哲学指引下,正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发展自己,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赢得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历史。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地发展中国传统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过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批判地吸收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起来的哲学睿智和精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完善,最终形成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概括了“实事求是”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实事求是”这一命题并不是毛泽东的创造,而是古代儒家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经典表述。史书记载,“实事求是”一语源出于《汉书》。说的是西汉景帝之子刘德喜欢读书,广泛搜集古代文化典籍。因此,班固称他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形式,并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毛泽东改造和解释的“实事求是”,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精辟概括,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硕成果。

第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

在讲到辩证法的两点论和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对立时,毛泽东就引用《易经》中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来解释事物的两方面,明确讲到,“一点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自古就有的。这就是形而上学跟辩证法。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毛泽东还对传统哲学中的“一物两体”、“有一必有二”等哲学命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改造,在其重要著作《矛盾论》中提出了“差异就是矛盾”、“两点论”、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等重要的辩证法观点,并用民族语言来表达对立统一规律,将复杂的哲学矛盾观点及对立统一规律这一重要的辩证法规律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改造和吸收中国优秀辩证法思想,从而使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获得了新的意义,同时也使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第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批判地总结了中国哲学中的知行观

知行观一直是中国古代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实质在于知先行后还是行先知后的问题,也就是认识的来源问题。从总体上看,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我国历代哲学家们曾提出过许多有價值的思想。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他们都不可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回答和解释。

此外,毛泽东哲学思想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发展,并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地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在其本来的形态上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有一定的差别,这会影响它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因此,毛泽东哲学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从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林小红,(1978.3~),江西萍乡人,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哲学思想 浅析 特色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