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公正理论研究述评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公正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从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入手,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在对近20年来我国公正理论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认为,我国学术界关于公正理论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般性、零散性研究比较多,专门性、系统性研究相对少;更多地集中于对伦理公正、经济公正、社会公正(专指社会学意义)等研究,对政治公正研究相对薄弱;对中西公正思想的梳理性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研究,尤其是创新性研究相对不足;与其他相近概念范畴混同起来的研究十分普遍,紧紧围绕公正展开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抽象性研究较为突出,联系实际研究的成果较为缺乏。因此,关于公正的讨论大有深化和拓展的必要。

关键词:公正理论;政治公正;伦理公正;经济公正;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 D08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1-0045-07

收稿日期:2007-12-15

作者简介:

郑言(笔名),男,山西原平人,政治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亓光(1983-),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政治学理论研究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

① 本述评所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开出版的著作和论文,个别时间更早一些的文献则是出于逻辑连贯或者叙述方面的需要。

近年来,对公正理论的研究日趋走热。通过资料梳理,我们发现不论是论著、译著还是论文资料,公正研究文献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较少见到,80年代逐渐出现了一些关于公正的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的初步研究,但仍旧停留在翻译和介绍观点的层面上。以公正为题的论文,在90年代中、后期每年约有几十篇,而进入21世纪后,相关研究不仅数量呈逐年急剧递增的态势,而且涉猎范围逐步扩大①。以《社会公正论》(吴忠民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著述相继面世。这些研究,从公正的内涵、结构、类型、层次到公正的概念比较,再到公正实践、社会公正等问题的研究,非常热火。不过,公正研究尚缺乏一种宏观的认识和整体性的把握,仍有待系统化和科学化,社会也亟需一种能够指导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公正理论。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清醒、客观地看待既往的公正理论研究,把握其基本特点,以利于不断挖掘、拓展公正研究的深度、广度。就我们所掌握的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我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内公正理论研究具有以下5个突出特点。

一、零散性研究比较多,专门性、系统性研究相对少

这主要是针对公正研究的结构性特征而言,即在公正研究中,系统性的研究比较少,而零散性的研究比较多——从公正理论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论述并得出一般的结论,或者直接应用到现实实际的应用与批判中。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严格的论证公正命题的文献数量并不多,而空泛谈论公正命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到处涌现。

在论文文献方面,冯建军明确、规范地将公正作为其研究对象,从正义与公正、公平与公正、公正与平等和公正的性质等5个部分,从公正的规范性的范畴区分入手总结出了公正的基本性质[1];冯颜利则比较清楚地从公正的历史分殊和整合角度述评了公正的现代研究状况[2];而王海明在公正类型化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归纳性地认为在公正的诸种类型中,社会公正和管理公正是公正的主要体现[3];依托评价理论,杜承铭指出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之所以会出现对于公正研究的泛化和混同的问题,主要因为是没有正确地看待公正本身,在他看来,公正研究的本体属性在于将公正看作一个评价问题,应当从哲学价值论的高度来诠释公正范畴的确切内涵,确立公正评价的尺度与标准[4];曾建平和王玲玲则认为应该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当性归结为公正性,比较明确地区分了公正与制度公正、经济公正、政治公正和环境公正之间的统分关系,提供了一个和谐社会价值视角下的整体的公正观[5];而姚大志从道德观念入手,提出并论证了公正是什么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如何实现公正的实践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逻辑体系的公正理解[6];与此相应,谢洪恩试图阐明公正概念的一般涵义和主要内容,并分析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公正实践的利弊得失,最终归结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正的现实选择和路径抉择上[7]。在著作方面,研究著名学者的思想成为公正研究的主要取向,如何怀宏的《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和《公平的正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梅的《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何信全的《哈耶克道德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和慈继伟的《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年)等。

②这里列举众多相关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以供参考。政治哲学的视角方面,如李三虎:《公正论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下政治话语》(学术研究,2007年第5期);社会进步的宏观视角方面,如丛小峰、刘溪等:《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若干问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理论与政策观察的视角方面,如徐梦秋:《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层的视角方面,如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社会政策的基础价值视角方面,如范明:《从社会政策的过程谈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社会,2002年第2期);社会保障制度的视角方面,如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从某些应用性需要入手的公正研究,如高兆明对制度公正的分析,实际上是在讨论从现实到变革条件下的道德失范问题[8];再如唐代兴在公正伦理的分析中首先将道德存在的根本性设定为制度道德的基础,继而指出道德治理社会的首要任务是使制度道德化[9];又如钱宁则更是将公正原则放在了一般社会福利论的考量之下,将公正的自身体系依托于福利伦理学或者福利社会学[10]。因此,公正研究就被分解为所谓的专门化研究的综合体。分解后的视角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公正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有:政治哲学的视角;社会进步的宏观视角;理论与政策观察的视角;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层的视角;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视角;自由与平等关系的视角;社会政策的基础价值视角;社会保障制度的视角;国际比较的视角②,等等。

公正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结构体系,它当然存在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层次,这些类型和层次不论如何重要或者如何在现实中被人们所重视也无法在价值和规范的意义上取代公正本体论。然而,在现实研究中,将公正理论泛化的倾向比较明显。社会公正本来是一个针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实践矫正性的理论体系,隶属于公正的整体范畴,而目前的研究却大量将社会公正等同于公正,或者因为社会公正的时效感而否定公正理论的均衡发展;更有甚者,提出既然公正命题本身就是抽象的,那么只有社会公正才是现实,故而抛弃了公正理论的合法性。

推荐访问:述评 理论研究 公正 年代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