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重视国家利益观的正确引导

摘要:理性爱国教育的关键是要搞清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和如何引导教育大学生做到“理性爱国”。很多非理性行为源于对国家利益的误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重视国家利益观的正确引导。理性爱国理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有其必然性,要正视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变化的现实,引导教育大学生站在国家现实及长远利益的高度看待和分析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表达爱国情感,用实际行动实现报国志向。

Abstract: How is the rational patriotic education"s key needs to clarify anything is true patriotic and guides to educa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achieve “the rationality to be patriotic”. Many non-rational behaviors stem from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 misregistration, und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s background, the university patriotic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national interest view the correct guidance. The rational patriotic idea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proposed that has its inevitability, must face up to the globalized time national interest change the reality, the guidance educat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stand in the country realistic and long-term benefits high regarding and the analysis question, take the rational manner expression patriotic emotion, realizes with the practical action serves the country the ambition.

关键词:国家利益观 正确引导理性爱国教育

Key word: The national interest view guides correctly The rationality educates patriotically

“理性爱国”或“爱国要理性”这样的爱国理念已经提出几年了,但多把焦点集中在爱国需要理性;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或理性爱国应摒弃什么等问题上。但究竟应如何引导教育大学生真正做到“理性”爱国仍是难题。具体操作的缺乏会直接导致理念的落空,所以,理性爱国教育的关键是“怎样”的问题,“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才会让这些热血青年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多一丝冷静、少一些情绪化的行为呢?国家利益观的正确引导无疑应是高校理性爱国教育的关键。

一、非理性行为根源在于对国家利益的误读

大学生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满意度不高,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爱国热情,关心国家安全及其发展,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这样的结论我们从来没有怀疑,很多调查也可以表明这一点。如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现状基本能做出合理判断,对国家安全重要性认识基本正确,有较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1,然而在具体事件中用简单粗暴方式证明自己爱国热情的仍不乏其人,一些偏激、盲目、浮躁的非理性行为依然发生。即使未作出过激行为的学生有时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用游行示威方式表达爱国情感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樣爱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表明很多大学生对什么是真正对国家有利的爱国行为认识模糊,对国家利益也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源在于对国家利益的误读,或者根本没有考虑其行为于国是有益还是无益。他们对盲目的爱国热情可能被人利用成为对抗国家与政府的工具毫不知情。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3岁之间,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看问题容易极端或偏激,只注意到问题的一个方面且容易夸大。他们不理解学生自发的群体性抗议示威活动与境内外敌对势力有什么关系,认为过激行为可能会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大局是危言耸听。所以,对高校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让学生认清在当下中国,国家利益是什么?什么是中国国家利益最重要的问题?所谓国家利益通常认为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国家利益也有现实与潜在、当前与长远之区别。国家利益最初的表现是王朝利益,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国家利益外延越来越大,但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统一依然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对当下中国而言,国家根本利益就是排除一切干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稳定对于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强调要韬光养晦,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论和处理问题。也就是告诫我们,要时刻清醒认识和把握国家利益的根本,不要轻易被外部环境和舆论所干扰。正如同大学生在国家安全意识方面存在“两极性”2相似,在国家利益的认识和理解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切不可“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然而“国家利益不是一个抽象和空泛的概念,而是全体公民具体利益的集合。由于国家是由具体的人群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因而国家利益就是每一个公民合法利益的集合”。3以对具体国家利益的正确理解和整体把握为前提,才能理智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

二、理性爱国教育要正视国家利益变化的现实

经济全球化时代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全球化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跨越民族与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的障碍,使人类逐渐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很多学者论述过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全球化社会学创始人乌?贝克认为:“全球化指的是在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受到的,人们的日常行动日益失去了国界的限制,其结果是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主权被跨国活动主体,被他们的权力机会、方针、认同与网络挖掉了基础。”4“就其一般意义而言,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空间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5经济全球化在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如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民族与宗教的冲突、国际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等。正如同全球化使得国家安全问题超越了过去传统国家安全理念下以政治、军事等基本要素为主的时代,而进入了以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生态、社会、文化等多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安全时代一样,全球化不仅对传统国家利益观形成了冲击,而且使得国家利益的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把握21世纪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真正需求,“作为国际地位日渐提高,实力不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主权、稳定、发展、平等、正义五个层次的利益需要,构成了中国国家利益的主要方面”。6国家利益还要具体化为国家的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及文化利益等方面,而不是笼统地谈论国家利益问题。除了国家利益内涵的延伸和扩大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强调和倡导的国家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与个人利益、实现个人价值等观念面临更大的冲突与矛盾。在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利益方面的教育还主要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些问题虽已纳入教材体系,但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学时等因素制约,教师对讲授内容认识上的差异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使这些内容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些问题涉及领域广泛,政策性和理论性强,需要有一定积累和理论把握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繁多,学时有限。有些高校教师“知难而退”,自觉回避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造成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模糊也有部分这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教师自己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仍缺乏深刻认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思想僵化,缺乏新思维、缺少新视角,不能与时俱进根据形势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满足于按照教材体系从头讲到尾,问题研究意识不强。时代发展决定了中国国家利益的变化,如为什么我们不提倡大学生以游行示威方式表达爱国之情?因为它有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酿成大的群体性事件,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从而损害中国国家利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国家利益观,改变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方式与手段,同时也需改变的还有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方式和表达方法。

三、维护国家利益的理性爱国教育要重视爱国平常心的培养

爱国主义专题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爱国问题的理解更多集中于某时某事的具体事件中表现,而往往忽视平常日子里作为国家的成员所负有的责任与义务。从为数众多的学生爱问“我应该怎样爱国?”和“总应该与平常的日子有所区别才行”似乎不做出一些与平时不同的举动或表现,便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国心情,这实在是对爱国过于狭隘的理解。如果用这样的标准衡量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一个爱国者,那有多少为改变中国面貌和命运而埋头苦干的人会被排除在爱国者之外呢?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田间地头的生活,邓稼先半生隐姓埋名的日子,郭明义那再平凡不过的工作,在他们眼里自然也算不得惊天动地,算不上爱国。他们从不轰轰烈烈,但谁又能否认他们才是最坚定而从不动摇的爱国者。反思这个结果,是因为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标准树立的过于理想化,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视线,或者只把爱国行为与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联系起来,战争时期形成了对英雄人物的膜拜心理,而在和平时期过去的英雄形象又淡化了,却又忽略了爱国报国平常心的培养。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及利益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只看重一时一事的表现,那就难免造就一些口头爱国主义者、机会爱国主义者,都与真正的爱国主义背道而驰。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和反对在特定时间及事件中的爱国主义行为和表现。相反,在特殊敏感的具体事件中,一个爱国者当然也需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需要正确而理性的表达。但和平时期的建设者则要更多一份把爱国热情变成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平常心,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更关心自我价值实现与否,近年来一项对青少年的调查问题及结论对我们应有所启发:“‘您学习或工作的最主要动力是’,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是‘实现自我价值’(76.8%),其总数几乎相当于选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33倍之多;也有5.9%的人选择了‘赚尽可能多的钱’,其比例虽然不高,但仍然超过了选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数一倍以上。”7调查者认为青少年的人生观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了变化,虽依然维护国家利益,但不再把振兴祖国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目标。越来越强调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有的甚至把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日本社会学家千右保曾经在一些国家作对比调查,问题为: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那么你是去享乐还是工作?1987年千右保说:“根据大约20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美国的比率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玩派’骤然增多。”“根据1983年世界青年意识调查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为19.8%;美国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4年时间增加7.1个百分点。至于中国, “令人难以掩饰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玩派’着着实实接近半数,占49.8%,创世界最高纪录。”8如果“玩派”增多所言不虚,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理解的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中国学者的调研结论。所以,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角度而言,使大学生能够认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能,成为国之重器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这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成功的标准,为此必须重视一份爱国平常心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不仅要在情感上关心国家利益、在思想上认识国家利益,还要引导他们把爱国情感和爱国思想转化为积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国家利益的报国行动,最根本的就是用各自所学为中国服务,而不仅是为个人谋一份好生活。

注释:

【1】罗迪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子》 《青年探索》 2007年1期p6页

【2】羅迪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子》 《青年探索》 2007年1期p6页

【3】 马维野 《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新国家安全观》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6期 p15页

【4】转引自黄金元 《全球化时代大国的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P3页

【5】汪永成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现代化》 人民出版社 2006年9月 P85页

【6】胡鞍钢 扬帆等《大国战略——中国利益与使命》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年1月 p2页

【7】陈嬿如 《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年 p103页

【8】转引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p48页

推荐访问:国家利益 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 重视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