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变化初探

在我们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中华大地上,师生关系都应该是和谐美好的。但如今我们的师生关系却有了很大的逆转。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晚自习期间,高一(16)班的班主任郝旭东来到了教室里,郝老师看到李明正在座位上抽着烟,烟盒放在桌子上。对这名学生老师很是无奈,但身为班主任,不好管也得管,他走到李明面前,收走烟蒂和烟盒,然后继续巡视。[1]

当郝老师再次走到了李明旁,李明突然站了起来手拿弹簧刀猛地刺向郝老师,直到郝老师倒在血泊中。等老师赶来施救因失血过多,在送医途中,郝老师23岁的年轻生命凄然逝去。这样一名负责任的老师,却惨死于自己的学生手下。

2016年4月20日亳州一个初中课堂上,马老师让学生交试卷,学生拒不交卷还出口成脏,马老师义愤填膺,就要抽卷。此时几个男生一拥而上拳打脚踢,完全是往死里打的节奏。[2]

我们中学也出现过学生龙某将与其家长交流的刘老师打伤住院。

曾几何时师生关系到了如此地步,学生可以如此狠毒的殴打老师?学生可以如此凶残的杀害老师?我们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到如此紧张的地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存在困惑,不知我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通过很长时间的思索觉得应该是:

一、现代社会思潮对老师的不尊重

现代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只是流于形式,几乎每年只有一次对老师的正面宣传,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其它时间各种新闻媒体对学校和老师的负面报道较多,更加重了对老师的不尊重。学生在这种思潮中,更是在老师面前肆意妄为。也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对老师的尊重只留于口头和书面,要真的出于内心是较难的。

在郝老师的博客下有个家长的留言,基本上代表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心痛至极!决不让我的儿子做教师!愿旭东天国走好!下辈子不要选择做教师!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根本不是人做的工作。国人只看到教育费用高额不下,不去追究其根源!只看到教育的负面,不看竞争的激烈残忍程度!只知道向教师索取教学成绩,不去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可造之材!如此扭曲的基础教育,城乡教师巨大的收入反差等谁来解决?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所剩无几,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除了急功近利,已没有什么了。恰巧教育是不能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整个社会不断地向老师索要教学成绩,成绩不好就是你老师无德,学校无能,人们就看不起你,社会就不认可你。

二、单一的考试选拔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宣判死刑

现行的教育选拔是单一的知识性考试,这是最简单选拔方法,对于教育部门也是方便易行的。但是我们单一的考试对于一个学生的考察是有偏差的,有些学生虽然书本知识学习不行,但其它方面是强项比如音乐、美术体育、动手能力等,所以在单一的书面考试中,这些学生的才能是被埋没的。在应试教育,只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今天,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无疑是被判了死刑。

李明杀师后,警方在李明的书包里找到了弹簧刀和砍刀,还找到了一页“死亡笔记”。

日记中这学生稱:“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他发泄着对教他的两位老师的不满,声称做鬼也要杀他,称我就是个坏学生,我恨老师,更恨学校、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李明还写道:老师,父母和同学不尊重我,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业可以改变。”

这是一个学生对现行应试教育的控诉!一个被现行教育判处死刑的学生的控诉![3]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著述《爱弥儿》中曾有这样的论述“在我们所能获得的知识中,有些是假的,有些是没用的,有些则将助长具有知识的人骄傲。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很少,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的聪明人。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我们现行的教育科目不能说对学生无用,但真正对他们将来自身发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但我们只过分强调了知识性的学习,却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强调知识性的学习是培养知识阶层的人才,但我们义务教育多半是培养合格公民。学生连起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规则意识都没有,怎谈合格公民。现在我们的教育不是把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知识性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本末倒置的。

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的错误不管不问,任由学生的错误和坏习惯发展下去,难道这就是一个好老师吗?我想任何一个有师德的老师,都不会听之任之。

这就出现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管与被管,在这对矛盾中,心中积怨已久的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对抗。

老师们在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中,一方面带着各种压力拼高分出成绩,另一方面教育已经极其厌学的学生,这样就成了一对冰火两重天的矛盾,这对矛盾近些年来愈演愈烈,不断升级,就有了开篇的一幕幕悲剧的出现。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这里的习惯是指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就是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这也才是解决师生关系变化的根本途径。

如果我们将教育转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上,不在进行应试教育,把将学生的人格品行培养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作为基础教育的目的。我想老师拼命提高分数和学生极度厌学这对矛盾就会逐渐化解,恶劣的师生关系就会得到很好的缓和。

参考文献

[1][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2014-7-7)

[2]王开东《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016-8-5)

[3]腾讯教育《2016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6-8-8)

推荐访问:初探 变化 关系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