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手”论“汉字造字法”

(沈阳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辽宁 沈阳  110044)

摘  要:中国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国人充分重视“手”的作用,所以汉字中和手有关的字数量非常多。本文以与手有关的汉字为例谈一谈汉字造字法在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中的使用。紧紧抓住汉字的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像儿童的积木游戏一样,象形字或指事字好比是积木游戏的零件,创造性地组合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就变得容易而有趣,容易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自己去探索汉字结构,还汉字表形、表义之原始形式。

关键词:造字法;象形字;会意字

中国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汉字中和手有关的字数量非常多,《康熙字典》收录的49,030个汉字中,其中1203个汉字带手字旁。下面以与“手(扌,提手旁)”有关的汉字为例谈一谈汉字造字法。

(一)象形字

汉字源于象形,是世界仅存的古典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1] 从汉字的来源来看,汉字的创立主要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为对象,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禽兽和家畜类形象、自然物象为构字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所描写的内容涉及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汉字大概有一百六十多个的基本部件,每个部件就是一个独立的象形字,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字形有所演变,但每个象形字的背后的文化信息依然清晰可辨。[2] 例如:象形字,手、爪、五、左、右、又、肉、叉等。

(shǒu)在古代文字中  是象形字,像五指伸张的样子。引申表示用手拿着、自己亲手做、小巧易拿的,等等。

(zhǎo)字。甲骨文爪字字形  像手爪,手心朝下。爪的本义指用手爪(zhǎo)抓(zhuā)住(zhù)。引申指鸟兽的脚(jiǎo)。

(wǔ)字。手有五指。五是象形字,古人结(jié)绳(shéng)记事,每五就打一大结,甲骨文中的五字像绳中大结的样子。[3] 也有人认为,五在甲骨文中是表意字,上下各一横表示天和地,x是古文五字。一种解释是最初人们把五写成亖,像一、二、三的写法。

《说文解字》: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依据“二”为字根,“二”表示天地两极,“乂”代表阴气和阳气交错,“五”表示阴阳两气在天地间交错。

(zuǒ)字。左在甲骨文中  像人的左手。左的本义指左手。如果你的左手是西方,你的右手是东方,那么你的脸就是北方,你的后(hòu)背(bèi)就是南方。

(yòu)字。甲骨文中的右字 ,像一只右手。到了金文中,在右手下方又加了一个口字,变成了会意字,表示手不足以口助之。右的本义指帮助。古人以右为尊。

(yòu)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又字  像一只右手。又的本义为右。人们总是不断地用右手干活,右手用得较多,由此产生重复、连续、继续的含义。

(二)指事字

指事字是用特征性符号组合成字表示某种意思或加注指事符号在象形字的某个部位,以表达象形字所表达不了的抽象意思,例如,寸等。

(cùn)是指事字,篆文  在手腕 (又)的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手掌以下约一寸的地方。一寸约等于3.33厘米。中医之寸为经脉部位名称,指寸口。

   (三)会意字

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字意。如拿、掰、搿(gé)、看、奴、取、双、对、友、爱、又、有、多、灰、争、采、开等。

(ná)字。拿,由合(会意字)和手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手合起来的意思。拿的本义是用手握、取,引申捉(zhuō)拿。

(bāi)字,意思是把一个东西用两只手分开。

(gé)字。双手放在胸前合拢叫搿。猴年到了,遇到熟人双手抱拳,给您搿手了,祝您猴年吉祥!

(qǔ)是会意字,甲骨文由耳和又(手)组合而成,即  = (耳朵)+ (手),表示手持割(gē)下的耳朵。古代捕(bǔ)获(huò)到战俘时割取左耳换取封赏。取的本义指捕获取得,泛指取得、拿或拿在手中。

(shuāng)字的繁(fán)体(tǐ)写作雙,是会意字,由表示鸟的两个隹(zhuī)字()和表示手的又字组合而成。合起来表示一只手捕获两只鸟。双的本义指两只鸟,引申泛指成对的,如:一双手、一双筷子。

(yǒu)是会意字。甲骨文友字  = (,抓握)+ (又,抓握),像两只手,两个人的手相握表示友好。友的本义指志(zhì)趣(qù)相同的人,即朋友。

(ài)的繁体写成愛,是会意字,意思是真情从内心发出,并付出真心的动作。楷书将下半部分的  简化成(友),变成现在用的  字。后又引申为爱好。

(yǒu)字。又是有的本字。甲骨文的有字  像手张开,有所抓持。有是会意字,金文中的有字  由月(肉)和(手)组合而成,表示持有、领有。远古时代肉食是生存资料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因此以“持肉”借代为“持有”。

(duō)字。甲骨文的多  = (夕,肉块)+ (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造字本义:一人独占双份、多份肉食。在原始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肉食,一人独占双份就是多。多的意思是数量大,与“少”相对。

(huī)字。灰是会意字,由(手)和火组成,合起来表示用手去拿火熄灭后烧剩的东西。灰的本义指物体烧剩下的部分。灰泛指污垢、尘(chén)埃(āi)。又引申指像火灰一样的颜色,介于黑白之间。

(zhēng)字。篆文的争字  = (爪,抓)+ (又,抓)+  (物品),表示两只手一上一下争夺一件东西。争的本义指拖拉物体归自己所有,泛指争夺,引申指竞争,又引申指争论、争辩。与竞争相对的叫“合作”。

   (四)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合而成,如拔、扶、抱、努、抓、爬等等。

(bá)是形声字,扌为形,犮(bá)为声。拔的本义是拉出,引申为挑选人才,选拔。

(fú)字。甲骨文的扶字  = (人)+ (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chān)着另一个人。扶是形声字,扌为形,夫为声。扶的本义是辅助,一说本义是搀扶。引申为帮助。

(bào)字。篆文的抱  = (手)+ (包,裹),造字本义:用双臂将对方整个身体包揽。抱是形声字,扌为形,包为声。抱的本义是怀抱。

(nǔ)字。努是形声字,力为形,奴为声。努的本义是指尽量使出力气。

(zhuā)字是形声兼会意字,由扌(手)和爪(zhǎo)两部分组成,爪兼表音。抓的本义指用手或爪挠(náo),引申为抓取、抓住,又引申为捕(bǔ)捉(zhuō)、捉拿。

在汉字教学中注重汉字的造字法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汉字的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造字规律,灵活运用基本词汇,如分、目、女、耳、月、火、木、夫、包、力、巴等等,辅以插图,设计词语拓展,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探求,产生共鸣。汉字的学习过程,像儿童的积木游戏一样,象形字或指事字好比是积木游戏的零件,创造性地组合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就变得容易而有趣,容易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自己去探索汉字结构,还汉字表形、表义之原始形式。

参考文献:

[1] 林连通.我们汉语言文字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J].北京:汉字文化,2014,4:6

[2] 王铁利.汉字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J].北京:汉字文化,2014,4:27

[3]《新华大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907

作者简介:李刚(1970—),男,比利时鲁汶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沈阳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沈阳大学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基地重点课题立项;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立项(SYSK2015-16-14)。

推荐访问:汉字 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