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和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基督教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元素,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整理它们。这是人类改良自身生存环境的自觉行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无意整理基督教中具体的和谐元素,而倾向于从两个世界的角度,去解读神学和现实、自我与人际中的和谐意蕴。

关键词:神人和谐;解读;启示

中图分类号:B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0)06-0071-04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是越来越为人们认同和接受的价值理念。从学理的角度而言,人类精神历史中的一切积极的相关因素都可以为今人发掘利用。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类改良自身生存环境的自觉行为。基督教作为一种成熟的宗教信仰体系,也包含有丰富的和谐元素,同样也具有这种功能。在中西方文化的交错中,中国社会似乎缺少西方那种来自本土宗教疏通压力的渠道,尤其是在个体的灵魂深处,缺乏一种宗教的指向性精神诉求,因而当人们在学业、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挫折、紧张的时候,失落感会比较大,易陷入一种精神上无以自处的“真空”状态;另一种文化体系的基督教信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性罪恶的洞见、理想人生的向往,将对承受心理重压的人们起到抚慰的作用。

基督教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作用主要是信仰和价值层面的。这种作用不是替代,而是一种交流,即启发人对信仰、理想、彼岸的追求,并以一种“实践理性”的方式在此世的、日常的行动中,潜移默化地加以实现。和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是,基督教文化中始终有一个神,即上帝,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谓“神关照人,人关照神”。虽然人和神之间向来都是一种二元对立,但是在人的生活中,神却从未远离,人也无意要让神从自身的生活中消失,上帝和人最终和谐相处了。这虽然不是基督教最初要解决和能解决的事情。但现在已是和基督教有关的事情。所以,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不去刻意褒他贬我,亦无意从基督教的教义中、《圣经》中去一一寻找和提炼那些具体的和谐元素,以追附当下言必称“和谐”的风气,因为这对于任何一种真正的宗教而言都是其中应有之意,学界对这方面的梳理亦不计其数。本文更倾向于从基督教自身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理性与信仰的“话语沟通”和上帝与人的“彼此阐释”中以及宗教在世俗社会中的现实情形,去窥探人类的自我精神历程中的和谐意蕴。

一、关于上帝——神学的和现实的

在真正的神学领域,这么去谈论上帝是不敬的,因为“我们作为神学家,应该谈论上帝。我们是人,不能以这样的身份谈论上帝。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这两方面,同时敬重上帝”。所以,作为“人”而言,我们只能借用神学家(当然也包括哲学家)的言论来了解神学意义上的上帝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事实,即在神学家的眼里,上帝是最高的实在,是造物主,是本体、是全能、是至善、是真理,也是目的。“他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来自并取决于最根本的善的力量,因此,宇宙的核心是善。由于造物主的本质所使然,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善具有超越于罪恶的本体论上的优先性,关于宇宙的未来发展,上帝创世说既强调上帝的善良、也强调上帝的联系性的作用。创世是一种纯粹的馈赠行为,宇宙万物是人类共同享用的礼品,而且创世还表现了上帝意欲扩展自己的范围和发展自己的相互联系的能力的愿望。总之,在传统的基督教中,创世已不是单纯的一次性行为,创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连续的事件。上帝的恩惠就体现在这种永恒的、不断创造的新的可能性中,因此,上帝的恩惠被描述为他所作出的不断努力,即努力发展他与宇宙万物整体之间那种令人满意的相互联系……犹太教和基督教已经作出结论。认为上帝是公正的、博爱的、宽恕的和仁慈的,对我们就像一个理想的父亲或母亲,而且,上帝对我们的爱扩及到所有的人类和宇宙万物,上帝关注所有人和所有事物的实现,上帝的关心是通过公正来体现的:上帝要求,任何一个人都要尊重所有其他人的权力和人格;宇宙万物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拥有为实现自身而必须的那些资源,另外,上帝的爱还表明了其自身是宽恕的,他准许我们从已往个人和集体行为中的局限性和不公正中脱离出来,并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更具建设性的未来。”在这里,上帝不仅是价值自身,同时也是那个让人真正明白生活的意义者,他早就给人类以自身为榜样,预定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有目标的生活。但是这种和谐的生活却是在“罪”参与下的生活。宗教事件告诉人们,其实是人类自己先违背了上帝的旨意,犯下了错误,获得了原罪。如果从人类世界的繁衍这个连续的事件来看,上帝倒是和人类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罪恶与生命的蕴育是同步的,上帝从一开始就要人类“负罪前行”。所以这么看来,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给予人类原罪就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了,因为如果按照上帝预定的那个无忧的和谐世界,若是真的从一开始就“自在”了,那么那至少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没有价值的世界。上帝显然不满足于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况且,作为和人类同生的罪恶而言,罪恶的力量往往是超越了人本身的力量的,也就是说,人类有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缺陷,一个完美的上帝和一个自身有缺陷的人类对比起来,人才知道自己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怎么样去过这种生活,这种生活,便是平安、和平与和谐,而这也就是价值自身。“在《旧约全书》中,上述价值都被结合成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平安’,结合成对个人和社会安定的综合期望。《新约全书》则把‘平安’概念引入到对上帝天国的憧憬之中。《新约全书》中的上帝天国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即包容当宇宙万物均处于一种世界和平与和谐一致时,它们所具有的一切特性在内的总体安定状态……在这个世界里,自然界包容着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物质,人类社会则具有着各式各样、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在对‘平安’的期望中,包含着另外两种已经引起重视的重要价值:和平与和谐。和平既不是仅仅没有冲突和战争,也不是指彼此相互威胁的对方处于冷战状态,和平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把一方威胁、恐吓另一发的状态转化成和平的状态,这种和平是一种积极的形式,它建立在先前处于敌对状态的群体之间基本和谐一致的基础上。在这里,和谐一致是指对其他价值的相互承认和接受:是指既要承认一种价值又要喜欢不同的价值;是指心甘情愿地允许他人发展其自身的丰富的人性。最高层次的和谐一致既包含自然界的和谐一致,也包含人类的和谐一致。”这些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上帝以及天国的世界无疑都是一种最理想化的图景,同时也昭示,“上帝自身便是价值”,是上帝早已为人类设计好了的,现实中的人类就是通过克服自身所存在的那些狭隘和缺陷,来趋向于这个价值的化身,来实现这样一种和谐的世界。

无数实证的结果告诉人们,上帝并不是现实的存在,神学系统和世俗世界完全是两个领域,两种思维,两套逻辑。今天,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上帝

作为拥有那一系列本性的最高实在的“事实”,人们已经不再去怀疑。世俗的人群对他的态度已然不再是一种迷信式的顶礼膜拜,而只是一种态度,是人对生命、灵魂、命运的敬畏态度,是自觉的去过一种理性的、负责任的、向善的生活而又不缺少信仰的态度,是人们在考察了自身的苦难之后对上帝的虔信,在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洗礼之后对理性的推崇,在信仰和理性之间握手言和之后对自身精神的重构。上帝之于现实中的人们已是一种象征意义,因为更多的人不再如同中世纪甚至之前那样的去信仰上帝,而是将上帝的那些具体化的诸如公正、博爱、宽恕、仁慈,甚至包括忍耐等等特质,内化为生活的一种信念,并用希望的形式去鼓励自己驱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阴霾,去过一种积极、阳光、向善的生活,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因对这些信念的执着而拥有一种厚度,拥有一种配称对上帝信仰的那种情怀。

当在观念中实现了对神学系统的上帝和现实生活中的上帝的意义的理解之后,人们就开始把全部的力量投入到了自身的生活中了,也就是说在解决了上帝的问题之后,基督教的焦点无疑就是人了,人在认识自身的历程中创造着上帝对世界的和谐预设。

二、关于人——自我的与人际的

早在古希腊,那句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就简约却不简单地告诉了人类一个涵义隽永的真理,但是这个真理并不影响它自身的涵义在基督教里面的地位,所以当人置身在宗教世界里的时候,人对自身的认识不得不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了。首先,人类虽然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他毕竟是个创造物,那么相对于上帝而言,人就是有限的存在,且对上帝创造的其他万物有依持关系,而且人类也能认识到自身的这一点,但人类更能认识到人自身拥有“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拥有这二者的结果,便是人和外界之间产生一种紧张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人天生有一种控制和占有的欲望,这种欲望也就是人作恶的倾向),为了平息这种紧张的关系,人就会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智慧并支配和控制其他一切事物。人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人坚信自己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并成为继上帝之后的宇宙的第二个主人。事实上人类也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上帝确实赋予了人这样一种本质,即人是独立的,自主的。但是人类在思考了自身的无奈和上帝的完美以及二者的关系之后,依然不得不承认,宇宙万物唯一的主人依然是上帝,自己只是上帝的摹本、影子而已,这又使得人生出无比的悲观。所以,在继上帝的创造行为之后的人的创造行为,实际上夹杂着人类自身的矛盾心态,人在追求着一种和谐(即人自身内心世界的安宁)的同时,却又毁灭着另一种和谐(即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因为人一方面要通过改变自身之外的一些原貌来证明自身的超越性,另一方面一些原貌的改变带来的不和谐又加剧了人自身的不和谐。所以“认识你自己”暗含的自我和谐诉求几乎已经成了人对自身一种本来的要求了。

《创世纪》里说“人是按照上帝形象创造出来”的,这告诉我们,人在拥有对自我的超越性的同时,还具有完整性,这种完整性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完整的追求。这主要体现在人类也认识到了一个事实,即人是需要过集体生活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帮助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是出于生存也好,自我实现也好,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一种和谐:“犹太一基督教传统把这种‘我/你’关系进一步扩展成所有人之间的关系。它认为,人们希望生活于与所有其他人,与所有宇宙万物,与最终实在自身的正确关系之中……《圣经》中关于救世思想描述了宇宙范围内一切事物之间的浪漫性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还有最终的上帝和所有存在之间的和谐……人们的相互关系并不是建立在支配和统治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人们建立相互关系的目的并不是出于控制其他人、控制自然界的安全感。而是出于人们各自具有自己的唯一性和美好生活的丰富性。这样的联合与平等,并不是单调的、千篇一律的协调,而是在其特殊性中尊重其他人的完整和繁荣的联合……真正的联合赏识和尊重差异与争论。”而要达成这种联合,实现这种和谐,基督教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就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爱的情感。如上文已经提及的,人类在根本上是相互联系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而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不是别的,正是情感,它是人类一种原始的天性,在上帝那里已经规定了这种天性就是爱的情感。它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彼此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并且首先是对上帝的爱,所以这种情感必然是纯洁的,不带功利的;然后这种爱又是人与人之间的,它包括爱你的邻人,也包括爱你的敌人,即博爱,而且这种爱是对应上帝本质的爱,是仁慈之爱,所以这种爱的特点就是宽容,是平等无差别的而非狭隘的,因为人类的自身也意识到了那种自我为中心的或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的偏执的爱在灼伤别人的同时,也灼伤了自己。

从终极意义上说,爱的情感又是指向实现自身的、实现自由的:“犹太一基督教传统进一步认为,只有当人类充分发挥了相互联系的能力,才能实现人自身,才能使人生活的更合乎人性。因此,只有当人们与上帝共同努力以解放自己和他人,以充分发挥人类的爱、人类的关心、人类实现相互联系的能力时,人们才是真正的忠诚于自己,才是真正地忠诚于自己所爱的那些人。只有当人们对于人类团体和社会的关怀促使他们能够超越自身的利益,能够超越他们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促使它们学习并共同具备其他团体的美德时,人们对人类团体和人类社会的关怀才是真正的忠诚。也只有当人们鼓励自己所属的那些群体应该把自身发展成丰富多彩、富有生机的时候。才算是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真正忠诚和爱护。”

因此,在观念上了解并处理好了人和上帝、人自身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人和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是太难的问题,《圣经》中的那些具体意图就只是人们行动的事情了。

三、一点启示——和谐理念是可以普适的

工业社会的到来和繁荣,使得基督教实现了从“官方模式”到“私人事务”的转变,神圣的宗教义理也从一种内化的世界观滑向了世俗生活,并“散落”为一些明确的价值取向,即使如此,这些价值取向的宗教色彩依然被保留了下来。这种保留最大受众无疑是普通人民,而且最终达成一种共识,即从“不可怀疑”到“不去怀疑”。尽管思想家们运用高超的理性能力对上帝的合法性做过无数次的质疑和批判,并想方设法把上帝从西方民众的精神里驱逐出去,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可以无拘无束地生活,才可以真正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对于罪恶就没有“畏罪感”。然而西方人发现没有上帝的日子,恰恰是他们没有信仰的日子,缺少了上帝就是徒增了空虚,没有了信仰,便不再心存敬畏,轻飘飘的人生里,生活完全瘫痪,信仰、理想灰飞烟灭。今天,当西方人再次运用自己的理性去理性地“皈依”上帝的时候,全然是另外一种心情和趋向,一种价值取向、宗教情怀。理性告诉人上帝不存在,同样是理性告诉人,“人需要上帝”,需要一个精神上的诉求、去处,需要一个只有自己能面对的对话者。人类精神的历程在经历了“无知-有知-狂妄-反思”之后,终于又一次回落到了地面。再次心怀敬畏地去面对生活。人类需要的是秩序,是和谐,而不是战争和破坏,尽管战争和破坏依然在世界横行,但这更加证明了和谐这种价值理念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只有建立在最深层次的价值观上的社会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建立起一种共识的价值观,而要建立一个全人类认同的价值观,就需要这个社会中不同理想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和沟通,只有通过对话和沟通,才会发现什么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基督教是一个强调人与人进行对话和沟通的宗教,它强调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以爱为核心和交流方式的宗教。当代基督教伦理道德原则所关注的核心已不再是神,而是人——人的共处、人的自处以及对人的尊重等等,这是沟通和对话的基础,也是宗教在当今社会发生作用的一种自发和必然转向。

当然,本文无意于要用基督教来取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尽管中国人没有一个像西方人的上帝那样一个“有形”的上帝,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从来都没有价值诉求,而且恰恰是人性共有的各种价值诉求才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凝聚在一起。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人从来都不需要西方人的那个“有形”的上帝,因为上帝只不过是各种美好价值理念的化身而已,而中国却从来都不缺少美好的价值理念。

推荐访问:神人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