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也迅猛增长,人们的理财观念随之改变,开始通过各种投资组合渠道实现资产升值。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展历史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最后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同质问题严重、信息披露不充分、监管和内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理财产品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与设计,提高产品披露透明度,加强监管力度和投资者教育等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问题 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个人综合金融服务活动,商业银行向特定目标客户群销售的理财计划。2004年,在一系列制度的允许下,中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实现了较快的发展。自2005年开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和创新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特点:

(一)理财产品规模扩大

自2010年1月,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不管从发行的家数还是发行的款数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从3月份的56家增长到9月份的74家,每月发行的数量都在50家以上。2013年3月份,全国9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3012款零售理财产品,其中普通类产品为2926款,同比增长37.5%,环比上升33.9%。

(二)短期和超短期产品在发行中占据主力位置

我国金融市场处于发展时期,市场不确定因素多,中长期的理财产品容易受利率和经济周期的影响,短期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灵活地调整配置,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各大银行倾向于提供短期理财产品。其中,3个月(含)以内的理财产品占比最大,而1年(不含)以上产品占比最小。2013年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产品存续期限平均为120天左右。

(三)银行理财产品多属于债券和货币类产品

从理财产品的结构来看,债券和货币类产品的占比达一半左右,并有逐步提高的趋势。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投资产品,容易受市场利率的影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资金成本的情况,在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这类产品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信贷类产品发行量下降之后,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品,由于此类产品受到严格的监管限制,所以产品发行量下降。因此债券类和货币类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能力弱

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猛,但是品种较发达国家还是太少,各家银行推出的多种理财产品,往往只是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是产品的特点优势吸引的客户,产品在结构和期限上缺乏创新。目前流行的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若市场上推出一款理财产品,其他银行也很快推出类似的产品,可见在理财产品的创新上,中国的商业银行还处于简单的复制和效仿阶段,此种模式下,各银行还没有形成其自己的特色产品。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上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现在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内容比较简单,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多数依靠与理财人员的交流。理财人员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往往语焉不详,侧重强调产品的本金及预期收益的相对安全性和稳定性,往往忽略产品的风险程度和最终的零收益提示,最终误导投资者。然而,一旦最后银行无法按期支付收益,就容易造成纠纷。银行应向客户仔细说明产品风险及所有可能导致的结果,说明过程中应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对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

(三)监管制度和内部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跨行业,跨市场发展,迎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市场已具有债券、票据、股票、期货、基金、黄金等完整的产品系列,随之还出现了债券远期交易、债券买断式回购、利率互换、外汇掉期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权证等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部分理财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呈现收益下降,风险增加的趋势。产品的销售纠纷愈加激烈,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制度和内部制度有待提高。

(四)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低

金融产品是一种融合了风险的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成正比关系,越大的风险,回报率就越高。但也有很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存在误区,认为理财产品不存在风险,或者说风险低,他们往往只看到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忽略了风险的存在,呈现出较低的风险意识。基于每个人的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理财人员会通过风险测试或者根据投资者的年龄和资产状况做出判断。

(五)缺乏高素质理财人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人员的选拔主要针对业务能力较强和具备一定金融知识的年轻员工。由于理财业务的综合性较强,需要理财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理财人员不仅要熟悉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基金、证券、保险等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营销技巧。虽然我国2005年实施了国际金融理财师认证制度,但是在庞大的理财市场上还是缺乏有能力的理财师。纵观美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理财师都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和专业的金融知识。而国内大部分理财人员都不是专业出身,并且怀疑投资的权威性,这也制约了银行为投资者提出有效的理财建议与策略。所以,培养和选拔具备上述能力的理财精英已然成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与设计

理财业务正逐渐打破传统理财的特点,越来越个性化。各家银行可以利用自己在某一投资领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投资期限适宜的理财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增加产品差异性程度对不同的市场和人群开展业务。具体可以采用基础资产差异化、期限多样化、币种多样化、建立分层服务以及针对客户群的差异化需求的多样化服务等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吸引客户。

(二)提高产品信息披露透明度

尽管银监会要求银行及时披露销售和盈利情况,但通常银行只是不定期在其营业网点通报产品的收益变动和到期兑付情况,较少涉及业务运作情况,所以各支行对银行的运营状况不完全清楚,无法清楚地向客户解释说明,形成低透明度运作。对于发售的理财产品,银行应将该产品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风险等信息详细告知投资者。可以通过产品说明书和理财人员介绍相结合的方式,产品说明书更为重要,这就需要银行对发行的产品的说明书进行完善,详细介绍产品的相关信息;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产品的投资状况、风险等级等重要信息披露给投资者,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财产品平台。理财产品的运作涉及多个市场,有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监管复位或监管缺位,最终形成风险的积累。因此,在理财产品的迅速发展之际,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四)加强投资者教育

银行投资者教育是银行为客户提供宣传理财政策法规、揭示理财风险并引导客户学会依法维权等活动。通过投资者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理财的正确观念,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维护市场的稳定。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状况,对投资者进行针对性教育。为了使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和认可理财产品的优势,拒绝与自己的条件不一致的理财产品,自觉接受规范的理财产品。

(五)引进和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银行的理财业务人员不仅要负责营销产品,还要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在理财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银行应该重点引进和培养具备充分的理财知识和营销能力的高级理财业务人员。

一方面,注重培养本地人才,包括理财产品的设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培养。可以在各大学开设独立的金融理财产品设计专业,运用投资理论研究和相关金融理财工具,重点研究西方先进理财产品的设计经验,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培养出我国理财行业的优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引进外地人才。因为本地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在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下,引进海内外人才是个不错的时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大量的投资人才另寻出路,加剧了世界人才资源的流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方向,对银行招纳核心人才来说是不错的时机。当然,在引进外地人才时,注意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的结合,生搬硬套国际金融管理经验未必有利于中国金融产品的发展,我们需要那些能够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及不同经济环境进行金融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洁.银行理财业务国际趋势与借鉴[J]福建金融,2009,(9).

[2]付一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3,(289).

[3]胡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J]新金融,2006,(5).

[4]黄志云.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12,25(3).

作者简介:陶敏(1980-),女,江西南昌人,硕士,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现状及 对策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