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即将建成战略型空军

郭华 编译

编者按:日本航空自衛队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防御苏联海空军入侵。冷战结束后,航空自卫队逐渐完善了装备体系,目前已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攻击型空中力量。不久前,俄罗斯专业军事刊物《外国军事评论》发表了一篇深度剖析航空自卫队最新发展的文章。来自过去冷战敌人的高度评价无疑是航空自卫队强大实力的最佳证明。

战略型空军的架构

自从成立以来,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内部结构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几经改革,当前日本航空自卫队由防空总队、飞行训练总队、研究与发展总队、器材总队和空中支援总队五个主要部门组成,共计约47361人(日本2008年公布)。其中防空总队是最主要的作战力量,管辖有北部、中部和西部三个航空方面队和一个西南航空混成团。这四支部队共下辖7个战斗联队,包括3个战斗/地面攻击机中队、10个截击机中队、1个侦察中队、1个电子战中队、1个预警机中队、1个攻击/教练机中队、8个运输机中队、1个搜索救援机联队和1个校准机中队;6个教练机联队,包括8个教练机中队;1个联络机联队及数量庞大的防空部队。防空部队由4个预警机联队、28个雷达站和6个防空导弹大队(包括24个防空导弹中队、1个机场防空大队)所组成。

飞行训练总队下辖有7个教练机中队;研究与发展总队和器材总队所属人员较少,其中仅研究与发展总队下辖有1个成建制的飞行试验联队,空中支援总队是执行空中运输、加油及空中作战情报技术保障的主要部门,它由3个运输机中队、一个空中运输/加油机中队及飞行指挥控制、气象保障、雷达监控、特种设备保障等单元构成,共有约6500名官兵。

日本航空自卫队成立后,在上世纪50-80年代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调整。而现行结构是在1988年末航空自卫队编制体制大规模改革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可以预测在将来的一定时期内,航空自卫队的结构将相对稳定。不过也不能排除其构成将会随着日本装备技术的发展、作战理论的变迁及主要作战对象的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的可能。如2008年从美国引进KC-767大型加油机后,航空自卫队的空中支援总队在原有3个运输中队的基础上又新组建了运输/加油中队。再例如,随着航空自卫队作战重心向中国的东海附近转移,第83联队所属的两个战斗机中队进行了换防。这两个中队分别是原驻扎本州百里原空军基地的第204中队和原驻扎在冲绳那霸空军基地中的第302中队。第204中队冷战期间曾长期担任东京附近空域的主要防卫任务,是日本航空自卫队中的精锐部队,装备有24架具有远程攻击能力的F-15J/DJ战机;第302中队装备的则是老式F-4EJ改型战机。

装备水平独步亚洲

进入21世纪后,日本航空自卫队确立了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力图由攻防兼备型向远程进攻型力量发展。据可靠数据显示,航空自卫队现共计拥有F-15J/DJ战斗机203架、F-4EJ战斗机104架、F-2A/B战斗机73架(F-2A为单座作战型、F-2BN双座教练型,共生产75架,2007年10月31日坠毁1架,2008年1月24日训练中失事1架)、RF-4E/EJ电子战飞机27架、E-2C预警机13架、E-767预警机4架、T-4教练机199架、T-3教练机3架、T-400教练机12架、C-1运输机27架、YS-11运输机13架、c-130H运输机16架、波音-747特别运输机2架、U-125公务机3架、U-125救援机19架、MU-2救援机7架、U-4多用途飞机5架、V-107A救援直升机15架、UH-60J救援直升机25架、CH-47J运输直升机17架,及最近才从美国订购的4架KC-767加油机(1架尚未到货)。

从数量上看,航空自卫队装备的飞机总数并不算多,但这些飞机大部分都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机型。它们中如F-15战斗机、C-130运输机、E-2C预警机、CH-47运输直升机等都是美军现役主力装备。而F-2A/B支援战斗机(该机种实际上为战斗轰炸机,但因避免其攻击性所带来的政治敏感性而采取了掩人耳目的分类)则是日本上世纪90年代在美军现役第三代F-16战斗机基础上重新设计而来的全新战机,据日本军方称该机具有三代半战机的全部技战术性能。而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装备的4架E-767预警机24架KC-767加油机更是连美国自己都还没有装备的空中力量增倍器。它们比美空军目前主力的E-3“望楼”预警机和KC-135加油机更加先进。

不过,尽管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装备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不过其目前仍然没有停止技术更新的步伐。

F-3、F-22还是F-357目前日本现役战斗机只有三种,即F-4E J改进型、F-15J/DJ和F-2A/B。较老旧的F-1支援战斗机已在不久前全部退役。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发展策略是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从没有放弃自研发新一代战机的努力,在F-2A/B研制成功后,就不断传来有关日本方面对其进行改进的信息。早在2004年10月初,在横滨举行的日本国际航空航天展上,三菱重工曾展示了一种其与美国洛一马公司联合研制的F-2超改型战机模型。该机的技术性能以美军的F-16 Block50/52为标准。具体改进包括:采用新的火控软件;加装激光陀螺导航系统以及GPs接收机;增加火控计算机内存;换装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的新型调制解调器、新型多功能彩色显示器以及新一代数据总线等。为增加战机作战距离,F-2超改型的机身背部还加装了与F-16 B10ck60类似的保形油箱。目前航空自卫队尚没有表态是否将F-2超改列入正式装备计划,不过也不能排除今后少量装备或将现役的F-2A/B升级至F-2超改型标准的可能。

另外,在2005年F-2项目确定停产之后,三菱重工又开始了新一代F-3多用途战机的研制工作。考虑到独立研制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有一定技术困难,而且耗资巨大,周期过长,所以精于算计的日本人决定仍然实行“拿来主义”策略。三菱重工决定从美国诺一格公司寻求帮助,以该公司设计的YF-23原型机为蓝本研制F-3战机。上世纪90年代。YF-23虽然在美国四代机的竞争中败给YF-22,但前者具有更强的隐身能力,这一点赢得了日本的青睐。最终确定的F-3设计方案中,基本保持了YF-23的气动外形,但F-3为单发设计,整机尺寸有所缩小,在一些细节上也有较大区别。如果与美国的F-35相比,F-3的隐身优势更明显。不过,由于在日本国内研发和生产成本太高,加上在发动机、机载雷达等一些关键技术上还不得不依赖美国,三菱重工F-3项目的发展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该项目还仅仅停留在研制初始阶段。

另一方面,日本也没有停止从外国引进先进战机的努力。对于日本政府将引进哪一种飞机作为其下一代战斗机的

猜测很多,不过多半认为F-35“闪电Ⅱ”是最现实的选择。目前,日本正在对美国的F-22、F-35、F-15EJ、F/A-18E/F以及法国“阵风”和欧洲的“台风”做引进前的评估工作。可以确定的是日本人对F-22“猛禽”最感兴趣,不过美国政府不会轻易出口这种飞机,而更愿意向日本人提供本来就是专门用于出口的F-35。还有迹象表明洛一马公司可能允许日本工业界持许可证制造F-35,但考虑到日本并未参与JSF项目,因此其他F-35项目伙伴国很可能反对向日本出售,尤其反对排在它们前面于2015年之前向日本出售该战斗机。而这意味着日本极有可能要在2020年前后才能得到F-35。

F-2A/B已在2005年确定停产,同年老旧的F-1战斗机和T-2训练机全部退役,从2008年开始,航空自卫队装备多年的F-4EJ改型战斗机也逐步退役。这样到2010年前后,航空自卫队将仅剩下约不到280架可用的作战飞机(203架F-15J/DJ和73架F-2A/B),缺额急需新型战机来填补。因此在未来几年中,日本极有可能会选择像F/A-18E/F或F-15EJ这样的三代半战机,来填补F-35交付前的空缺。

预警机技术超过美国 日本是东亚最早装备预警机的国家。早在1983年起,航空自卫队就陆续装备了13架美国格鲁曼公司生产的E-2C“鹰眼”。1990年12月,日本新中期防卫计划中又确定采购4架当时性能最优异的美制E-3预警机。后来,由于E-3预警机的载台波音707客机的生产线于1991年关闭,日本转而向美国定购了4架体型更大、滞空时间更长的E-767预警机。1998年3月,首批两架E-767进入航空自卫队序列,部署在静冈县滨松空军基地。1999年1月,第二批两架E-767入役,部署在北海道千岁空军基地。2001年前后,经过多次作战测试的4架E-767已初具作战能力,开始正式担负战备值班。2002年前后,为整合已有的空中预警力量,日本将全部的4架E-767和13架E-2整编为一个空中预警机大队。

尽管日本的空中预警能力早已独步亚洲,进入新世纪后日本仍然在不断提高其空中预警的技术水平。2003年后,航空自卫队先后将5架“鹰眼”改装成更加先进的E-2C“鹰眼2000”型标准。具体的升级工作由川崎重工、东芝及山田公司在美国格鲁曼公司的技术指导下共同完成。2004年9月,首架“鹰眼2000”改装成功并交付使用。目前5架E-2C的升級工作均已完成。改进后的E-2C预警机将可服役到2020年,与E-767配套使用,形成高低搭配。

此外,从2006年11月开始,航空自卫队又开展了同波音公司联合升级现役4架E-767预警机的工作,该项目总金额高达上亿美元,主要用于提高预警雷达的灵敏度,使其可以探测和跟踪更小的目标。同时,也将为E-767更换可靠度更高的高速中央计算机及重新编写有关软件等。目前此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发展战略运输机 航空自卫队目前装备的运输机主要是国产c-1及美制c-130H“大力神”两种。C-1运输机是日本于1966年开始研制的中型战术运输机,载货量只有6-10吨。C-130H为日本从美国引进的中型运输机,可以运输宽3米、高2.7米、长2米、重量为16吨的货物,如轻型装甲车,但无法运输日本96轮式装甲车等大型装备。进入新世纪后,日本空中远程运输需求不断增长。而无论从运载量还是从航程来看,这两型战术运输机都无法满足需要。2003年,日本向伊拉克派兵时只得租借苏联研制的安-124战略运输机。

虽然日本还可以请求驻日美军出动C-5和c-17战略运输机帮助运输,但日本认为,无论租借还是寻求盟友帮助,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加之随着2011年的临近,现航空自卫队所装备的20多架C-1运输机将开始退役,日本迫切需要一款替代机型,于是从2001年起开始着手研制国产大型运输机C-X。

根据防卫厅公布的数据和新一代国产大型运输机发展计划,C-X的航程将是C-1的3倍,满载19吨负荷时将达到6500公里,而空载时更能达到上万公里,从而能够执行洲际任务。按计划,长崎重工研制的c-x运输机应在2007年前后完成原型机生产并试飞,2008年与2009年向航空自卫队交付第一与第二架原型机。然而,在2007年7月c-X的原型机首次试飞中,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发现C-X原型机存在机身结构强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进一步测试工作只能延后。不过,外界普遍预计C-X大型运输机最迟也会在2012年前后投入使用。

拥有世界最大加油机 日本对加油机的重要性早有认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过购买计划。然而由于加油机被视为进攻性空军的标志,日本担心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对而取消了该项目。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日本又一次将购买加油机提上了日程。2000年,日本与波音公司签订了总价值800亿日元的加油机合同,用于购买4架KC-767加油机。然而该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直到2008年2月和3月,日本订购的首批两架加油机才飞抵日本;一年后的2009年3月,第3架KC-767J正式交付使用;而余下的最后一架,波音公司计划到2010年第一季度交付。另据波音公司2009年5月26日宣布,已交付的3架KC-767J最近已经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

Kc-767J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加油机。与美国空军现役的KC-135相比,KC-767J运载的燃料要多20%,而货运、客运或伤员运送能力更是前者的3倍。另外,该机装备了先进的空中加油伸缩套管和“远程空中加油操作员Ⅱ”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导航通信、雷达浩警和自卫系统等。航空自卫队装备Kc-767J加油机后,其作战空间将大幅扩展,成为真正的战略性力量。因此2008年航空自卫队还专门新成立了一个运输/加油中队,该中队驻扎在本州的小牧空军基地。目前航空自卫队正加紧进行已装备3架加油机的人机训练工作,力图尽快真正形成战斗力。训练水平向美军看齐

战后,日本肮空自卫队成规模的飞行员和军用航空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开始于1959年。在1988年,航空自卫队对飞行员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目前航空自卫队下属的培训机构主要有2个战斗机训练联队、3个教练机训练联队、1个军官学员大队及5所技术学校组成。参加培训的总人数达到约8000人。战斗机训练联队和教练机训练联队主要用于培养飞行学员。这5个联队主要装配双座的轻型战斗/教练机。而目前航空自卫队中所使用的最主要轻型战斗/教练机是国产的T-4。

无论是成为航空自卫队中的战斗机飞行员、运输机飞行员,还是最新出现的加油机飞行员,他们都必须经历三个主

要培养阶段:第一阶段,成为训练联队学员,并在此学习基础飞行技术和驾驶轻型战斗/训练机;第二阶段,在作战联队中学习主力战斗机的基本驾驶技术,在此基础上将学员分类,学习主力战斗机、运输机及加油机中某种机型的驾驶技术;第三阶段,在服役中完善所分派机种的驾驶技术,逐步成长为该机种的出色飞行员。

一般情况下,这些学员要经过五年零三个月的刻苦学习和层层淘汰后才能成为合格飞行员并授予中尉军衔。首先,飞行学员是从国内完成了中学学业的18-21岁健康青年中进行招募的,招募的初选工作由日本各地都、道、府、县的兵役招募部门把关,内容包括:审查申请表、察看申请成为飞行学员人员的档案及进行严格的“航空身体检查”,内容包括视力、听力、肺活量、握力等指数检测。有幸通过初选后,申请人还要进行基本素质考试及心理测试。基本素质考试通常直接参照日本中学毕业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而要成为飞行学员,中学毕业考试的成绩不能低于“优等”。每年平均有100名申请人最终通过层层选拔进入航空自卫队的训练机构。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这100A中通常中学毕业生占80%,而另外20%主要来自普通高校。

成为飞行学员后,学员们首先要学习空气动力学、航空技术、飞行操作规范、飞行程序手册等理论知识及无线电通信、机载雷达使用等操作技能。甚至还要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来完成不同的训练任务。这些训练课目需要用两年时间来掌握。接下来,学员们就开始进入第一阶段飞行训练。该阶段训练主要是在T-3型活塞式初级教练机上进行,持续约8个月,学员们在此期间要完成368小时飞行课程,主要是在本州的飞行训练总队下属第11和第12训练联队基地中进行。通常这两个训练联队各编有400-450人,其中飞行学员为40-50人。飞行学员的教官都由航空自卫队中有经验的老飞行员担任。他们至少有1500小时的飞行经验,有的甚至达到3500小时以上。每名教官通常只带一至两名学员。在这一阶段大约将有15%-20%的学员会被淘汰。

在第一阶段飞行训练结束后,训练联队将根据学员的实际成绩及本人的意愿,将他们按机型分类去不同的部队做专业学习,其中甚至包括直升机培训。不过在按机型分类之前,所有学员还要学习驾驶高级喷气战斗/教练机的技能。此阶段工作是在飞行训练总队下辖的第1训练联队进行,该联队驻扎在本州的滨松空军基地内,联队主要装备日本国产的T-4喷气式高级教练机。所有的学员将要在滨松进行6个半月的培训工作。这一阶段大约又会有10%-20%的学员被淘汰。

在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基础飞行学习后,成功晋级的学员将被分配去学习不同的机种。学习战斗机的学员将留在松岛空军基地,转到驻扎该基地的第4训练联队中,这批学员将用10个月的时间进一步完善驾驶T-4教练机的高级飞行技术,其中将有70%的时间在地面指挥下独立操控高级教练机。训练合格后,战斗机学员将按成绩分派去九州的西部航空方面队第5联队的第202中队和第301中队两个作战部队,直接驾驶F-15J/DJ(第202中队)和F-4E J改(第301中隊)。F-4E J改型战斗机的学习时间一般为15周,而学习更复杂的F-157/DJ的技术则一般需要17周。此阶段培训完成后,战斗机学员就可以毕业并派往各个作战联队了,在那里他们的飞行技术还将会在实践中继续提高。

而分派去学习运输机、直升机的学员则要离开松岛空军基地,被转到空中支援总队位于本州美保空军基地的第403中队(装备c-1,YS-11P c/C/NT运输机),以及本州入间川空军基地的空中救援联队做分类学习。学习运输机、直升机驾驶技术的方式主要是将飞行学员同有经验的老飞行员混合编组。而这些学员也将会通过约8个月的C-1、Y-11运输机或S-62直升机的训练逐步成长为合格的飞行员。之后,他们将会成功毕业并充实到所需要的联队中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航空自卫队一直以来还十分重视通过同驻日美军合作来提高本国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在历年的联合训练及演习中日本多次派自己的飞行员随机学习美军B-52等军机的驾驶技术。就在2009年上半年,据美军《星条旗报》4月披露,目前美国空军正在教日本航空自卫队如何进行空中加油。日本的飞行员主要来自千岁市干登世空军基地,而他们的教官则是来自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的美军第909加油机中队和机动训练小组的飞行员们。

机动训练小组由美军驻日本横须贺第5航空队,及驻美国佛罗里达州廷德尔空军基地第325作战大队的精英飞行员组成。按《星条旗报》的说法,日本战机飞行员先是坐在F-15的后座上,仔细观察美军飞行员让F-15与KC-135对接受油的全过程。在对加油程序了然于胸后,日本飞行员们换到前座,在后座的美军飞行员指导下完成空中加油全套动作。该报最后还称“日本战机飞行员所接受的空中加油训练科目与美军飞行员完全一样,日本在拥有自主空中加油能力方面迈出一大步,而这种能力对于美日两军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访问:日本 空军 建成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