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克服体能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

摘 要:体能训练是武警警官学院的基本训练,直接影响着武警警官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军事能力的培养。因此,武警警官学院十分重视体能训练,积极开展学生体能训练工作。然而,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运动性疲劳,严重阻碍了体能训练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作为武警警官学院的体能训练教师积极探索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性疲劳的克服。研究克服体能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不仅能够优化体能训练效果,而且对学生体质提升和武警警官学院人才培养有着直接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探索了运动性疲劳的克服措施,以优化体能训练效果。

关键词:体能训练;运动性疲劳;克服;策略

一、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一) 中枢神经疲劳理论

人体活动会因为中枢神经细胞消耗能量而导致机体活动能力下降。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会引起人体疲劳。在这一过程中,大脑运动区的ATP水平会大幅度降低,γ-氨基丁酸的含量也会减少。并且,长时间的运动也会引起ATP的降低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的减少,进而导致运动性疲劳。

(二) 外周疲劳理论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物质能量会发生变化,并且会引起外周细胞液的变化,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外周疲劳理论主要包括衰竭学说和堵塞学说。衰竭学说认为人体运动会导致肌肉能量物质的大幅度消耗,降低肌肉工作能力,导致人体无法完成规定的运动强度,进而出现疲劳。堵塞学说认为,人体运动会增强能量代谢活动,代谢产物过多堆积而无法消除会降低肌肉工作能力,引发疲劳。

(三) 肌肉-神经接点疲劳理论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和神经接点的代谢物质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微观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肌肉神经接头工作能力下降。并且,当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肌肉会持续性收缩,缺乏正常舒张与兴奋的交替,导致肌肉收缩能力下降。

(四) 综合性运动疲劳理论

综合性疲劳理论主要包括突变理论、外周多层次影响理论、氧自由基脂质过氧理论、钙离子代谢紊乱理论等。其中,突变理论认为,运动疲劳主要是因为运动所引起的肌肉力量下降和能量消耗而导致的兴奋丧失,肌肉收缩过程被中断而产生的。外周多层次影响理论认为运动疲劳是由于血液、组织间隙、骨骼肌之间的酶活性梯度、离子梯度、点活动梯度等多层次、综合性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

二、 运动性疲劳的克服措施

(一) 物理疗法

1. 睡眠

睡眠能夠有效消除克服运动性疲劳,武警警官学院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确保学生每天最少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使学生具有充足的精神和身体能量克服运动性疲劳。

2. 积极休息

积极休息能够有效克服因为比赛或紧张而引起的运动性疲劳。武警警官学院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开展多样化的积极休息内容,让学生在校园内散步、听音乐等或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积极休息方法。

3. 按摩

按摩是克服运动性疲劳的有效途径。武警警官学院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按摩方法,帮助学生缓解运动性疲劳。按摩方法主要有水力按摩、振动按摩、有气压按摩、手法按摩等,以消除肌肉的酸痛感,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4. 氧气及负离子吸入

氧气及负离子吸入能够促进血液中的乳酸氧化,进而消除运动性疲劳。因此,武警警官学院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可以在无氧运动训练之后采用氧气及负离子吸入法,帮助学生缓解运动性疲劳。

5. 温水淋浴

温水淋浴能够有效消除疲劳,在体能训练之后,武警警官学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温水淋浴,保持40摄氏度的水温,让学生进行15~20分钟的淋浴,进而达到镇静人体、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目的。

(二) 化学疗法

化学疗法主要指在体能运动之后合理补充营养或药物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例如,在体能训练之后,武警警官学院可以让学生服食花粉或麦芽油等补充体力,消除疲劳。

(三)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也是克服运动性疲劳的重要途径,因此,武警警官学院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心理疗法来克服运动性疲劳。具体来讲,武警警官学院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暗示、心理调整、气功、放松训练等,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缓解学生的疲惫情绪,减轻学生的紧张感,进而消除疲劳。

(四) 营养补充

1. 能源物质补充

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武警警官学院训练者可以为学生补充磷酸原、微量元素、氨基酸、糖、肉碱等能源物质。其中,磷酸原能够促进氧化和磷酸化,增强肌肉收缩能力,保证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糖的补充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运动耐力,延长外周疲劳和中枢疲劳的出现。补充肉碱能够增强人体的有氧耐力和有氧能力,克服运动性疲劳。

2. 抗氧化剂的补充

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武警警官学院可以为学生补充抗氧化维生素、牛磺酸等抗氧化剂。牛磺酸能够加速自由基清除,阻断脂质过氧化,达到抗氧化效果,既而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抗氧化维生素主要指维生素E,维生素E属于抗疲劳活性物质,能够促进氧化过程,改善心肌功能,加速乳酸氧化,进而消除疲劳。

参考文献:

[1]李君,赵唯贤.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关于人体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3).

[2]郑崴.谷氨酰胺联合中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综述[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作者简介:

郭学军,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学院。

推荐访问:浅谈 克服 体能训练 运动 性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