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继续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一项重大决策。2007年国家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办学综合优势,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探索和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免费师范生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基础教育造就新一代优秀教师。在几年的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继续完善,以确保这一政策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紧抓关键环节,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学校师范专业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均在一本控制线30分以上,生源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为了更好地实现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目标追求,近年来,学校专门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师教育办公室,定期召开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专题会议,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以及各个关键环节的目标要求进行认真论证,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工作。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本科学习阶段所形成的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能,对于师范生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研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多年来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理念和通专结合、文理交融的原则,积极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进校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培养,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并完成教育实践和科研训练等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大力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校级精品课程100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通过建设教师教育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体系,力争使免费师范生经过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具有厚实宽广的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

2.建立专业机构,强化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

为了培养免费师范生从教实践能力,学校以建设“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契机,组织精干力量,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建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积极创新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理念和思路,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语言文字表达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从教能力进行专题培训与测试。同时,学校每年举办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通过教学方案设计、说课、模拟授课和现场回答评委提问、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实践演练,使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与提升。

3.设立创新项目,提升免费师范生研究能力

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学校,学校十分重视免费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学校还建立专门的研究基金,实施“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师范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培养初步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各院部和职能部门也从不同层面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学生处从2010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勤助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目前已经立项132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设立“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基金项目”,从2007年至今,立项611项,目前已经结题505项。这些工作的实施,有效地培养了免费师范生的学术研究意识,促进了其研究能力的提升。

4.开展理想教育,培养免费师范生从教信念

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立志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四年来,在免费师范生新生入学后,学校不失时机地启动以“坚定理想、牢记使命、立志从教、快乐启航”为主题的“免费师范生入学教育活动月”,围绕“理想教育——西部基础教育现状与师范生使命”“励志教育——做人民的教育家”“专业教育——我的大学”和“成长教育——快乐启航”四大主题,在免费师范生中开展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入学教育活动。学校举办“教师教育论坛”“基础教育名师讲堂”“博雅讲坛”“启梦教育论坛”,同时,学校在大学二年级,为免费师范生开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结合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坚定教师职业理想,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做坚定的教育工作者。

5.注重人文教育,提高免费师范生文化素质

学校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免费师范生文化素质教育,制订《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推荐30种“教育名著阅读书目”,引导免费师范生充分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师范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人类已有的教育文化奠定应有的基础。与此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古诗文吟诵活动,鼓励免费师范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中国传统文学名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晨读经典”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和正确理解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和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分别举办“博雅讲坛”和“启梦教育论坛”,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制度创新,保障教师教育培养质量

制度建设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保障和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学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

1.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创建全员育人氛围

2009年,学校实施“教授接待日”制度。校内各学院每周至少安排两个单元时间,在相对固定的地点,由教授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心理及学业等方面存在的困惑。通过教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启发学生尽早形成学术研究意识,增强其创新思维能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悟从师者的道德情操、治学态度和教学风格,“教授接待日”制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近三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强化了广大教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而且对于培养免费师范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实行双导师制,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

为了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其从教专业能力,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地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大学和中学教师,共同担任免费师范生的指导教师,并从不同角度帮助师范生逐步提升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的知识与理论水平,为其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奠定应有的基础。同时,学校还专门设立“专家导引室”,坚持每周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学生面对面讨论学习和生活问题,增长学生见识,开阔学习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3.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

为了营造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坚持每学期对免费师范生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统计比较,对于品学兼优的免费师范生给予奖励,提供多种奖学金,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选派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和深造;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免费师范生给予警示和督促,对于学习动力不足、挂科较多的免费师范生,及时进行学业劝诫。学校还建立本科专业分流制度,实行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模式,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这些激励与约束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免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积极引进相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利用多种方式资助教师出国研修,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同时,在相关学科设立“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和“曲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研究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设置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计划实施办法》《陕西师范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奖励暂行办法》《陕西师范大学“三英人才计划”实施方案(2010年—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教师转岗分流工作暂行办法》等人才工作制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大力促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构建起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教师教育学科学术梯队。

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教师教育培养特色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免费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实际从教能力,建立对中小学生以及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树立从教职业理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以来,学校认真总结十余年“校县共建”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西部六省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活动,将直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与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着力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为确保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实习支教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指导全校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同时,在各学院相应设立由主管院长负责,学科专家、学工组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以及实习基地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教育实习的学校安排、生活接待和业务实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建立了校内和校外教育实习的两级管理体制。

学校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的作用,在实践探索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实施方案》,从目标、内容、时间、组织机构、工作模式、成绩考核、学分认定、经费管理等方面,对实习支教进行系统的安排部署,以确保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还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见习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师范生在第1学期到第6学期,每学期至少参加为期1天的教育见习,加深学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了解,为开展教育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修订了《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管理办法》,将实习经费从学院业务费中单列出来,按照“限额分配、部分包干、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为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提供应有的经费保障。

2.开展改革试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适应性,保证首届免费师范生一学期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探索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学校积极进行半年实习支教试点工作。2008年,组织125名师范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2009年,扩大试点范围,组织505名师范生进行半年实习支教试点工作。在实习支教期间,学校领导还带队赴新疆等省和陕西各地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学领导和教师对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从各个环节完善教育实习的制度设计和组织管理工作。通过试点,学校探索了“区域集中、分片管理、两级指导”的教育实习工作机制,确立了多学科专业混合编组与单一学科专业编组相结合的教育实习组织方式,为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奠定了应有的基础。

3.强化指导队伍,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育实习质量,近年来,学校一方面组织聘请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学教师,担任师范生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截止2010年末,已经正式聘请学科教学兼职教师400余人,主要承担师范生在中学教学一线的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引进及培养培训工作,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按照区域集中、分片管理的原则,聘请学科教学论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团队,赴各实习点巡回指导,为学生教育实习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建设成果,通过教育实习网络指导平台,成立专业化、高层次的教学指导团队和心理辅导团队,针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实现网络化、即时性的指导。

4.拓展实习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根据师范专业的学生人数,学校积极拓展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按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320个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2009年,学校结合与西部六省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工作,将实习支教与免费师范生将来的就业去向进行统筹设计,重点遴选100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教育实习创造便利条件。2010年秋季,首届免费师范生分赴9个省区300余所基地学校,开展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其中,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开展教育实习的学生人数为:新疆402人、甘肃297人、宁夏350人、青海256人、西藏81人、陕西765人。各省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对教育实习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学校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共建,对于教育实习工作成绩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继续探索,积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

从陕西师范大学四年的探索来看,国家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譬如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设计弹性空间过小,没有建立免费师范生退出与非师范生转入的相应机制;试点学校师范生规模与培养条件不相匹配;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的服务年限过长,不利于吸引优秀生源;不允许免费师范毕业生报考脱产学术型研究生,不利于部分优秀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院校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不够,渠道不畅,信息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如部分省份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要求学生回生源所在县中小学任教,不符合国家关于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缺乏全面了解,缺乏与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合作意识,未能充分参与到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活动中来,尤其是示范性高中等优质中学在接受免费师范生开展实习中表现不太积极;市场经济下就业双向选择与确保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存在一定矛盾,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地域进行限制,不符合由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机制;各地免费师范生招生数量与教师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确保免费师范生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们要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1.积极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第一,国家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开展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各省区结合自身条件,选取1至2所师范院校进行改革试点,建立高师院校实施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层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系,不断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为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优秀教师。

第二,在以各省财政为主的前提下,建立国家层面师范生免费教育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经济、教育状况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合理分担地方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办学经费。

第三,建立健全免费师范生的选拔、准入与退出机制,将真正热爱教育、有志于长期从教的学生选拔到免费师范生队伍中来,使真正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免费师范生行列,使不愿意或不适宜从事教师职业的免费师范生能够退出免费师范生行列。

2.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的就业政策

第一,允许免费师范生面向全国教育系统就业,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生派回各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各省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安排到本省师资紧缺地区任教。

第二,国家应严格审查各地制定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督促有关地方政府修订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尽量使各省区在就业管理工作实践层面的相关规定(就业原则、就业途径、跨省就业等)保持相对一致。

第三,各省区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免费师范生就业督查机制,监督、审查本省各地区对免费师范生的岗位工作落实是否得力,考核、监控免费师范生工作表现及流动情况。

3.切实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

第一,制定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基本条件、用人单位考核标准、报考专业与学校、学费、指导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允许学生在六所部属师大之间跨校报考;选拔部分优秀免费师范生(10%左右)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毕业后再履行协议规定的从教义务。

第二,适当缩短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服务年限,同时,部属师范大学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持续深入开展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使其履行承诺,立志从教,终身从教。

第三,在免费师范生本科和教育硕士学习期间,设立专门的国家奖学金,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国家设立免费师范生国际交流基金,进一步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采取校际交流、访学、联合培养等方式,搭建师范生成长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4.进一步加强对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设计和经费投入

完善教师教育改革的制度设计,建立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联动机制。地方政府要支持师范大学建设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师范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接收免费师范生实习工作纳入到对中小学的业绩考核中;师范大学要进一步拓宽与中小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合作领域和方式,进一步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继续加大对部属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支持力度。该项目实施几年来,在提高部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师教育创新能力,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教师教育和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使“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推荐访问:师范生 教育 人才培养 完善 推进